11月1日,由中国肢协主办的中途之家试点工作总结会议暨中国肢协脊髓损伤者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肢协,中国残联组联部、康复部、两个体系建设办公室领导,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领导,上海市残联领导,专家教授及中国肢协脊髓损伤者委员会代表约100余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残联组联部主任张仪凤主持。
张海迪主席指出,中国肢协开展的中途之家试点工作是贯彻“两个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要通过中途之家,将专家、专业机构、社区、伤友的力量调动起来,为伤友提供有效服务。发挥专门协会、志愿者作用,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调动伤友的康复主动性、积极性,全国脊髓损伤兄弟姐妹首先要在精神上站起来,与疾病作不懈的斗争。要继续完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希望各级残联重视中途之家工作,为广大脊髓损伤朋友提供优质服务,让残疾人有更多的爱心家园。并对中国肢协脊髓损伤者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
中国肢协主席徐凤建介绍了中途之家试点工作情况,并提出了在全国成立1000个脊髓损伤康复小组的设想。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尤红作了中途之家评估报告,肯定了试点工作的成效。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上海市静安区、杨浦区的中途之家试点,由中国肢协与上海市残联编写、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脊髓损伤中途之家康复指导手册》出版发行。
由中国残联支持,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资助,中国肢协牵头的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试点工作,自2009年8月份开始在上海市、浙江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2个单位展开。其目的是围绕脊髓损伤者的基本需求,在残联组织和专业机构及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社会资源,由康复指导员包括掌握脊髓损伤全面康复知识的伤友,为广大伤友在基层提供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