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愚公”荒山植树十二年

有一位老人在年轻时失去了视觉,一度消沉后,他选择了坚强;他有意训练听觉和触觉,衣食住行已不成问题,但与常人相比,他在从事劳作上仍然有很多不便;十二年前,虽然看不到一丝光亮,这位老人却选择扎根荒山,并将这座350亩的荒山变成了遍种果树和观赏树的“宝山”。这位盲人叫琚正茂,近日,记者走上了他的“宝山”,走近这位当代“愚公”。


【报恩】琚正茂向荒山进军


  琚正茂是焦作市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人,顺着曲曲折折的山路,一路颠簸,行车30多分钟,我们终于来到了58岁老人琚正茂亲手栽植的这片“宝山”。在琚正茂的小平房周围,栽有桃树、石榴、松柏,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满眼绿意。见我们到来,老人琚正茂打水洗了一把脸,从湿毛巾、把用完的毛巾搭在屋内绳子上,再找附近的凳子坐下,他完全独立完成,像能看到一样。也许是盲人的感观特别强,记者还没有开口问,琚正茂便感觉到了记者的好奇。“我眼睛看不见二十多年了,现在凭听觉和触觉日常生活已不是问题,再加上这十几年上山种树,我这些感官锻炼得更灵敏了。”琚正茂爽声说道。打开话匣子,他向记者讲述了他上山种树的原因。


  1988年,琚正茂开山采石,眼睛被炮炸伤,眼中的色彩便永远定格在了那年的那场意外。眼被炸瞎的同时,琚正茂的左手小拇指被炸掉,无名指也成了摆设。突然之间陷入黑暗,让当时35岁的琚正茂万念俱灰,虽然花费了家里所有积蓄治疗眼睛,但一年过去了,结果却并不乐观。


  屋漏偏逢连阴雨,家里的不幸接踵而至。次年,家乡连下六天暴雨,在这场大雨中,琚正茂家的土坯房坍塌。小女儿被埋,妻子腿被砸伤。幸好抢救及时,两人都无大碍。之后,见其一家艰难,该村村委会号召村里为其捐款,并帮他们家盖起了新房。大家对他的帮助,琚正茂深深地记在心底。


 1999年,柏山村提出了“向荒山进军”的口号,鼓励村民承包荒山,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村里无偿提供苗木,50年内不收承包费,一切收入归承包者。但即使有如此优厚的条件,琚正茂所在的生产队却没有一人报名。没有水源,在荒山上种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什么都看不到的琚正茂却心动了,找来儿女商量准备上山。


 “爸,你都看不见了,咋去干?”“有眼人还不干,你去干啥?”儿女们一听都坚决反对。


“咱家最困难的时候是大家帮助了咱,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不能让村里面的好政策推广不下去。再说绿化荒山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儿,没人干,我就来干。”面对父亲的坚持,他的儿女们犯愁了。


【开山】以前用眼看现在用脚“看”


琚正茂继续做儿女的思想工作:“自从眼被炸瞎,家里人啥活都不让我干,我的身体越来越差,走两步路都喘。我原来身体那么好,又是干活能手,正好借这个机会锻炼身体,也给你们减轻负担!”


看到父亲态度坚决,儿女们终于妥协了:“我们帮你。”


在家人的帮助下,琚正茂夫妇在山上收拾出一间废弃的小土屋,开始在山上定居生活,这一住就是十几年。


在山上植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山上没水,荆棘遍布,还时常有野兽出没,谈起植树的艰辛,琚正茂说最难的便是开山。


荒山没有被开垦过,到处长满了荆棘。面对着一人多高、浑身是刺的山皂角、酸枣丛、马夹条,琚正茂的困难来了。“要是能看见,我拿叉子一挑找到它们的根,一叉子下去就能将其铲除。可现在眼睛看不见,就得另想办法。”琚正茂说。


开山的最初一段时间,老伴刘文清在前面铲锄荆棘,琚正茂跟在老伴身后把荆棘归拢到一边,露出空地。可毕竟老伴力量小,铲得慢,干半天才开出一小片空地。“这要干到什么时候才能种上树啊?”琚正茂着急了,“以前用眼看,现在用脚‘看’!”慢慢地,琚正茂试着用叉子挑开马夹条之后,用脚去搜索马夹条的根,感觉到后,移开脚,凭感觉下叉子。“咔嚓”琚正茂一提,整根马夹条被连根铲起。看到自己可以独立开荒,琚正茂高兴极了,并不停地试,反复做。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夹条均被漂亮地铲掉,而琚正茂的脚也从来没有受过伤。“铲一万次也没有铲到过脚。”琚正茂自豪地说。


【植树】老伴儿是我的眼睛


琚正茂用智慧和技巧开荒山,如何植树浇水又是对他的另一场考验。要种树,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而这个山上没有一滴水,连吃的水都是从距离山上一里多的地方担回来的。而用来浇树的水也要从一里外的水渠里运回来。“最初我一个人挑水,一担水只能浇两三棵树,现在有条件了,儿子开车帮我拉水,有了水,树的成活率就高啊。”琚正茂说。为了储水,琚正茂建了个水泥池子,一面贴山,一面贴着新盖的砖房。池子上面有盖子,贴房子的一面有可供水流出的管子。盖子不用就锁上。这就相当于一个大水窖,清凉、干净,而且上一次水就够吃半年。挨着这个水窖,琚正茂还建了蓄水池,还买了一千多米的输水管,专门存水用来浇树。


有了水,可没有眼睛,如何干活?还得靠他的老伴。原来,琚正茂干活的时候,老伴把他拉到地头,在他旁边边干活边告诉他前面有什么。他用脚探路,凭着感觉,摸索着挖树坑。干活时,先由琚正茂将土挖松,再由老伴将松过的土挖出。为了方便掌握坑距,琚正茂制作了一根1.3米长的尺子,而大约五十厘米的坑深,琚正茂摸索着把握得也十分到位。他和老伴挖出的坑,基本上远近一致,大小相同。配合熟练了,俩人一天能挖一百三十多个坑,比儿子儿媳挖得都多。栽树时,由琚正茂扶着树,老伴培土……


每天迎着朝阳出发,踏着夕阳回家。琚正茂夫妇跟上班族一样,按时按点出门栽树。干活回来时,琚正茂总是一个肩扛着锄头,另一只手挎着老伴的胳膊。“栽树干活,老伴是我的眼睛!”琚正茂指着老伴,言语尽是自豪。


琚正茂把自己承包的350亩山地分成一百多块,逐个攻破。弃耕地上以核桃树为主,捎带种些桃、杏等果树;荒山上以侧柏为主。为了实现计划,琚正茂和老伴几乎每天都在山上忙碌:在果树地开树盘、施肥、浇水、锄草、修剪、治虫,在荒山上刨灌木……春天,赶紧在土厚的地方种些核桃;夏天,趁雨水多时在荒山上种些侧柏;秋天和冬天,把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的杂草和灌木清理干净……经过一家人六年多的努力,荒山上栽了一万多株侧柏,二十多亩果树也渐渐瓜果飘香。


【乐观】“一茬死了,咱再种!”


在荒山上生活十几个年头,水和粮食都要从山下运,至今也没有通电。但再艰苦的条件,再大的困难琚正茂都不怕,他只怕树不活。核桃树已经挂果了,可不知道为啥,突然大片大片地死了。就连刚栽种一年的500棵观赏树木,有90%都死了。2011年春节期间,又有二十多亩的杨树、核桃树被意外烧毁。琚正茂第一次黑起了脸,老伴也为此哭了几天几夜。


“一茬死了,咱再种!”倔强的琚正茂强打精神,不让自己被打倒。他联系博爱县林业局,请求调拨一批树苗。今年春天,琚正茂带领全家在山上继续种树,死的一茬树已经全部补栽完毕。“今年种树特别多,我们又种了几千棵柏树苗,再恶劣的环境,再大的困难,只要有信心,没有克服不了的。”说起困难,琚正茂总是很乐观。


【打算】把满山绿色留给子孙后代


在记者采访时,琚正茂不断接到电话,联系水泥。原来,琚正茂还有一个大的工程在进行。就是要在屋后果园边修筑一道两米多高的水泥墙,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已经拉了十几车砖和两吨多水泥,明天就开工干活。”琚正茂说。对于这个荒山,琚正茂很舍得投入。能在荒山上栽种树木,家人的爱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除了两个儿子在山下挣钱外,儿媳妇和女儿都上山帮他栽树了,山上原来的简易房塌了,现在的新房子都是孩子们一点一点动手帮他建的。家人的支持给了琚正茂莫大的鼓励,绿化荒山他有使不完的劲儿。


“我以山为家,以林为业,希望十年后,我所承包的山地上,没有一点荒地!我干不好,让儿子接着干,一定要把满山绿色留给国家和子孙后代。”谈起今后的打算,琚正茂说的还是山,“我还有个打算,但这个要暂时保密,等实施了,我第一个告诉你。”临走前,琚正茂悄悄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