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济南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通过2010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检

2010年度,我单位在市残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工作和取得成效如下:

(一)行业管理方面。

一是规范盲人保健按摩市场,维护盲人合法权益,起草《济南市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规定》和《济南市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制定一个符合济南实际情况的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规定和济南市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心根据中残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37号)和省残联《山东省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规定》(省残联教就字[2005]42号)文件,经调查研究,借鉴先进地市的经验,广泛听取盲人按摩机构负责人、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和相关部门意见,几易其稿,草拟了《济南市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规定》和《济南市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2月3日,在庆祝“国际残疾人日”盲人按摩行业座谈会上进行集中讨论,并征求了卫生、劳动等部门的意见,待会签后正式下发。

二是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帮扶盲人保健按摩机构,打造“我的兄弟姐妹”品牌。为了加强市级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示范店的监督管理,中心对市级“我的兄弟姐妹”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示范店进行综合考评,制订了《济南市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示范店考核管理办法》,各县(市)区盲人按摩指导中心进行自查并形成书面报告,行业管理科根据自查报告,在6月底进行复查,按照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示范店建设标准,从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安置盲人就业等方面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对市级示范店的监督考核,促进了示范店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对推动我市盲人按摩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精心筹备,完成好全国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统一考试是一项专门针对盲人的国家医学考试,其目的是评价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申请者是否具备在医疗机构中从事医疗按摩活动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这次考试是首次专门针对一个类别的残疾人特别开设的国家医学考试,也是残联系统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考试。其对于盲人医疗按摩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关系着众多盲人从业者的切身利益。中心积极准备,学习研究有关文件,制订了我市考试工作计划。对全市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数量、分布、学历、职称、从业年限、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与聘任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统计建档。中心派两名同志参加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考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集中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全面掌握培训内容,并获得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上岗证书。按照省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关于转发<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考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的通知》要求和报名条件,严格审核报名人员,认真履行报考程序,确保我市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审核报名工作顺利完成。为提高考试通过率,中心组织报名合格的26名考生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前辅导,特聘长春大学两名教授前来授课,并安排6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通过培训,我市的盲人考生全面系统的掌握了有关法律法规和考试内容,迅速提高了应试能力和答题技巧,减轻了考生的心理压力,大大提高了考生的通过率。考试期间,行业管理科的同志带领我市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考生前往山东省卫生专科学校考点备考。工作人员全程陪考,克服了人员少,服务对象特殊的种种困难,充分考虑考生生活及考试各个环节的衔接,确保考生安全、顺利的参考。

(二)培训方面

一是以接收按摩医院职业培训学校为契机,强化管理,理顺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今年,市残联在盲人教育培训工作中,加大了投入和整合,按摩培训学校由按摩医院划归盲人按摩指导中心管理,按摩医院的旧址全部改建为按摩培训学校,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方便了更多的盲人培训需求。中心努力使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对教学管理、学生生活、学员纪律、在校安全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对教学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并添置部分教学设备,对宿舍购置了30多套床及被褥,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员入学率稳步提高。

二是继续采用学分制管理,充实培训内容,高度重视培训实效。精心组织了六期共136名学员参加按摩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全部通过,并顺利实现就业。其间,中心举办了一期盲人(肢残人)保健按摩师培训班,30名持证贫困的盲人(肢残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并全部通过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举办了一期盲人计算机培训班,通过培训,18名盲人学员熟练掌握阳光语音软件,特聘请了中国盲文出版社盲人计算机软件开发专家前来授课。由于按摩培训学校在教学中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成绩突出,受到广大学员和用人单位的欢迎,今年,市按摩医院职业培训学校荣获济南市先进社会组织奖。

(三) 就业方面

一是通过加强对县(市)区盲人按摩指导中心的指导,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员的

作用,建立与盲人按摩机构盲人就业追踪服务机制,积极收集盲人用工信息和求职信息等方式,多措并举,成效显著。一是广泛开展全市盲人培训就业需求调查摸底,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对就业年龄段内的视力残疾人进行切实的情况反馈,共收到调查摸底表1951份,其中有培训需求的335人,有就业愿望的167人(希望从事盲人按摩工作的122人)。通过发挥基层残联信息网络的优势,将有就业需求的盲人上传到信息无障碍网站,建立动态实时管理,扎实做到按需求职。二是积极加大对基层残联盲人按摩工作的指导,因地制宜的扩大盲人按摩的宣传力度,在盲人按摩机构与残联部门之间搭建信息畅通的就业渠道。三是充分发挥示范店的作用,鼓励扶持扩大规模、提高档次,接纳吸收更多盲人就业。今年,新建立的历下区首家高端按摩店康宣堂盲人按摩中心和天桥区万氏盲人按摩推拿中心,一次性安置盲人按摩师21人。四是依托市按摩医院职业培训学校的办学力量,挖掘学校内部资源,为盲人提供优质的按摩培训课程,提高盲人按摩技能,从而达到拓宽盲人就业工作的目的。五是举办盲人按摩师专场招聘会,集中安置盲人就业。通过招聘会的洽谈,有62名盲人与按摩机构达就业协议。

  二是积极配合,做好盲人保健按摩技能竞赛工作。今年,盲人保健按摩首次纳入市残联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必赛项目,为认真准备本次竞赛,我中心在教就处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对各县(市)区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和市级盲人按摩示范店下发通知,加大宣传,盲人选手报名踊跃。通过严格选拔,共有30名选手参加了竞赛,成为竞赛选手最多的项目。通过竞赛,盲人选手加强了交流,提高了技能,并选拔出陈欣和邢雪参加全省竞赛。在第四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盲人保健按摩项目中, 陈欣和邢雪分别荣获第一名、第六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现了我市盲人按摩师的优秀风采,为我市残疾人事业争得了荣誉。

(四)盲人定向行走工作

大力开展定向行走培训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任务。根据市残联工作部署,按照《关于在我市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为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市对500名盲人进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计划目标,今年全市需完成100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任务。为此,中心以各县(市)区创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县(市)区活动为契机,加强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先后派出人员到这些区县授课,对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管理人员、训练指导师骨干认真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训练人员的训教水平,使参加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学员得到更加规范的服务,为创建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11月中下旬,中心专门成立督导检查小组,采用实地走访、听取汇报、资料反馈三种方法,分别赴平阴县、历下区、济阳县、章丘市等县(市)区进行督导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并进行中期检查。针对检查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目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已形成组织机构健全、组织网络覆盖面广、训练指导师队伍精干、训练服务规范到位、宣传教育普及率高、专项经费使用合理的工作氛围。今年,我市完成280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任务,“十一五”期间共完成774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任务,超额完成任务指标。

(五)信息无障碍建设

突出创新,建立全国第三家盲人无障碍信息网站及盲人图书馆。在信息量急剧增加的当今社会,视障的这种弱势变得更加突出,目前我市共有视力残疾人3.88万人,为加强盲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提升盲人群体“平等、参与、共享”的能力,中心创建了全国第三家、山东省首家的盲人信息无障碍网站。网站的建立,为我市盲人群体提供一个了解残疾人政策及法规、关注我市残疾人事业、学习盲人按摩知识、获取社会时政信息和用工招聘信息的有效平台,也为社会各界增加了一个关心、关注我市盲人生活的爱心窗口。网站在今年的国际盲人节正式开通,市委常委主席王以才同志参加了启动仪式,济南电视台《济南新闻》、济南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网站自运行起,已有2000多个不同IP地址的访问,我市盲人朋友可以自由顺畅的浏览网站,网站更新信息累计达到3000条。中心建立的盲人图书馆也在今年的国际盲人节同时启用,盲人图书馆有文学类,医药卫生类、文化教育类、政治法律类、历史类等类别的盲文图书近千余册种,10台阳光读书郎,还配备四台微机,分别安装了阳光语音标准版软件,每台微机都是宽带接入,并配有进口的点显器和盲文打字机。盲人图书阅览室的建立,为我市盲人提供了免费借阅盲文资料、相互沟通和交流学习的便利场所。


年检附表:

年检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