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上网瓶颈何在

12月3日,第二届中国盲人软件网页设计大赛将在北京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地区的36名选手将参加角逐。


目前,我国已有1万多名盲人上网,按照我国残疾人“十一五”工作纲要规划,2006年至2010年,我国要在全国各地培训5万名盲人学习电脑,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大,但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


我国盲人上网率不到千分之一


“虚阁悬琴”是中国盲文出版社无障碍信息中心主任盲人何川在盲人“挚友聊天室”任主持的网名。


上世纪80年代末,何川在母亲的办公室里第一次接触到电脑,那时他就希望能用电脑做些事情。“1996年单位用方正系统进行盲文自动化改造,我在工程师的帮助下,学会了用外文和盲文操作电脑。”何川说,那期间,他经常到中关村寻找盲用电脑软件,终于得到了清华大学茅于杭教授送给他的我国第一款盲人专用语音软件。于是,他利用10天的假期,兴奋地听读了一摞书盘。虽然那个软件非常简单,录入时错别字很多(文字必须先做成文本文件再转换成声音),但它终于为何川打开了使用现代通信工具的大门。


何川庆幸自己比其他盲人提前一步学会了电脑。上网接收发送邮件、管理聊天室、浏览股票行情、进QQ聊天室聊天,何川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现在,盲人上网在我国已经不是新鲜事,在网上搜索一下,会发现许多盲人网站、盲人博客以及盲人聊天室,著名的新浪博客“黑眼睛”,每两三天就会更新一次,博主也是一位盲人。


何川介绍,自2001年至现在,我国已有1万多名盲人上网,但是这个数目不及我国盲人总数1233万人的千分之一。


盲人上网还需明眼人帮助


何川操作电脑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专业从业人员,只是不使用鼠标,完全依靠键盘,此外,他使用的还有中国盲文出版社在微软、IBM、清华大学等单位支持下研发的“盲用阳光软件”。


“借助阳光软件,盲人能够独立操作电脑,从网络上无障碍获取信息。”何川介绍,这款软件采用国际流行的架构方式,通过语音服务为应用平台模块提供语音支持。用户加挂符合SAPI标准的不同语音引擎,屏幕取词技术,就可以对Windows通用控件进行朗读。


与此同时,软件中还含有双语词典、汉语词典,并能通过汉盲翻译模块,对屏幕取词结果进行实时翻译,并将翻译结果输送给点字显示器,让盲人通过触摸点字显示器上的盲文操作电脑。语音提示和点字显示,实现了盲人无障碍使用电脑。


“但是,盲人在上网中经常会遇到身份验证码不能朗读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明眼人帮助输入。”何川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没有统一的无障碍信息强制性标准。


无障碍信息立法迫在眉睫


盲人晓雷(化名)是一位网迷,每天上网都遇到身份验证问题,于是,他拨通了张海迪的电话,请她帮助给予解决。不久张海迪通过科技部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与新浪网达成了为盲人接入语音朗读的协议。


“现在,还有许多网站不知道盲人也在上网,更不了解盲人上网的困难和特点。”何川说,“在美国,43%的残疾人是固定在线用户,残疾人用户在网上花费的时间几乎是健全人用户的两倍,盲人上网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并且,网站进行技术改进也并不亏本。我们不能把一件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当作一件崇高的事情。所以,信息无障碍的终极目标是立法。”


我国今年3月28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网络、电子信息和通信产品要方便残疾人使用,但并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也没有明确指出对提供残疾人产品的厂商给予哪些相应的政策扶持。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无障碍网站设计技术要求”标准,虽然也规定了无障碍上网的网页设计技术要求,提出内容接口组件的可操作性等,要适用于无障碍上网的网页设计和无障碍环境的构建,但这只是一个行业标准,并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


1998年,美国出台的《美国残疾人康复法案》第508节,规定联邦机构使其电子信息可供残疾人访问。与联邦政府签约工作的私人企业也需要实施这一准则。美国联邦政府在采购IT产品和服务时,供应商必须主动证明其产品能够满足由美国无障碍委员会制定的信息无障碍的标准。由此,开创了全球信息无障碍立法工作的先河。此后,西班牙、瑞典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分别出台了计算机和网络无障碍法规,2004年欧盟出台了《采购规程》。在法律法规的强制下,欧美国家和地区使用电脑的盲人占到盲人群体的17%左右。


为了加快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的步伐,目前,中国盲文出版社正与中国电信研究院合作,制定国家网页设计无障碍标准,不久有望出台。何川充满希望地说:“有了强制性的法律保障,信息无障碍就可早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