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线有我”,这是我市出现本土疫情以来,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生动写照。中心党支部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对接天桥区汇源华庭社区和前黄屯社区开展下沉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截至5月5日,中心党员干部职工18人(含残疾人党员2名)均参加下沉疫情防控工作,出动133人次。在下沉服务过程中,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做好封控小区值守、信息登记、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电话随访、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督导和历下区社区疫情防控等工作,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履职尽责,为全市疫情防控贡献济南人的力量。
一、迅速反应,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共筑防控防线
3月18日,中心支部接到下沉社区通知的第一时间,即与下沉志愿服务社区汇源华庭和前黄屯两个社区进行了联系和对接,并即刻到位。中心党员干部职工18人均轮流参加下沉志愿服务工作,协助社区完成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人员信息登记、流动人口电话随访等工作。以汇源华庭为例,社区居住人口约1.5万人,每日检测数量4000-6000人,下沉值班人员按时到位穿上“大白”,换装“蓝色”隔离衣,贴上党员小粘贴,亮党员身份,登记录入、秩序维护,尽职尽责,配合社区高质量完成核酸检测等各项下沉服务工作。
二、发挥头雁效应,以上率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支部书记发挥头雁效应以上率下,支部委员们以身作则,支委班子带头下沉在社区一线,和党员同志们站在社区防控一线配合社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4月17日,接到下沉建筑工地的通知,支部书记率先请缨,在做好社区下沉服务工作的同时,驱车连续三天每天对先行区10个建筑工地进行疫情防控检查督导,白天督导,晚上加班汇总数据并及时报送各类表格,按时完成各项督导任务。
三、党员旗帜作用显著,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中心18名党员干部职工全部下沉社区,其中,还有一名听力残疾党员和视力残疾党员,他们克服自身困难,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展现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中心党员中很多家离得社区很远,有的孩子很小无人照顾,有的业务工作繁忙,但是,当疫情防控的冲锋号吹响的那一刻,他们均无条件的冲锋在一线,从凌晨4:30到深夜11点,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任何的退缩,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家住在高新区的徐熙朗同志每天往返于高新区家中和天桥区前黄屯社区60余公里开展下沉志愿服务工作。身在临沂老家的母亲刚刚做完手术,虽然心中惦念但是想到自己的下沉任务,回家探望的行程也一拖再拖。他每天清晨6:00到位配合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和出入人员登记,一直到中午12:00,每天查验、劝返车辆500余辆,不停的跟往来人员解释社区要求,几天下来,嗓子也沙哑了,但是,只要红色的志愿者马甲一穿,进入工作状态的他就成为那条街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4月27日接到下沉历下区社区的紧急通知,姚美兰主动请缨,从早晨8点到深夜11点,穿梭在历下区甸柳社区的各栋楼宇之间。在她匆忙战“疫”的同时,家中的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从她出门开始就被送到邻居家中,直至她十一点多结束工作回到家中,孩子们已经在邻居家中进入了梦乡。
徐浩同志是驻守在南山区尧村的第一书记。柳埠街道下辖86个行政村,地理相邻的4—7个村集中检测核酸,相邻村的交通不便,重度残疾的村民出行成为阻碍检测核酸的最大困难。为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按照要求检测,身为第一书记的徐浩同志积极联系南部山区社会事务局残联、柳埠医院,自己开车接送专业大夫到残疾人家中进行核酸检测。为解决村里防疫物资短缺问题,他还积极联系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爱心企业捐赠消毒液1280公斤、口罩1万支、防护服30套、防护手套100副、电子测温计5台和药品2箱,有效保障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
四、从严从细从实,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严、细、实是中心党支部在完成此次下沉社区工作中的作风体现。严格落实各项防疫防控要求,细化各项防疫举措,在每一次社区任务中以实打实的工作和作风认真保质保量完成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一是按时到位,与社区同志共进退。第一时间加入社区疫情防控群,及时关注社区通知要求,随时准备着按照社区要求到岗到位;二是不计个人得失。交通路远个人克服,早出晚归,从不喊苦喊累,只要社区需要,在战疫的一线就有中心党员干部的身影。和社区同志并肩作战下沉志愿服务工作也得到了社区的普遍认可。
战“疫”的一线有党员干部职工的身影,战“疫”的一线有党旗在高高飘扬,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会早日迎来这场战争的胜利。